湖北大学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一项高校产学研重点项目“绿色生态工业废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工艺”,在国内6省13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的成果引起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同志的关注。
4月1日,为落实郭副省长批示,湖北省经信委、科技厅指派节能处张青春副处长、社发处罗光军副处长一行四人来到湖北大学进行专题调研。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湖北大学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田键博士,就该院“绿色生态工业废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创新工艺”中的技术背景、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专利技术成果应用及产业化示范和社会影响力作了专题汇报。
罗光军认为,湖北大学天沭设计院此项成果,是我省高校产学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国内6省13家企业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化示范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项成果不仅要在省外开花结果也要在省内开花结果,很有必要在我省相关企业推广应用。希望能尽快同湖北大学一起组织专题成果推介会,与省内相关企业进行对结,以此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冶金行业和化工企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张青春说,今天我参加这次调研会感触很深。没想到湖北大学天沭设计院在建材行业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研究得这么深、这么透,包括从理论到产践。湖北大学在开展产学研用、探索协同创新方面取得这么好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会上,张青春副处长从专家角度,高度评价了此项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性。他说,在创新性方面,集成粉磨工艺科学地集成了粉磨系统多项创造性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使我很震憾。国内四大国家级设计院是长期在国内、国外从事水泥行业工艺设计的权威,但你们的集成工艺及创新技术,远远超出了我对他们的认识,颠覆了某些慨念,突破了传统粉磨工艺方面的惯性思维;在实用性方面,系统一磨多用技术新颖,适用性很广。不仅适用于我省建材行业,也适用于我省冶金、化工、有色等行业企业循环利用矿渣、钢渣、铜尾矿、磷矿渣、镍铬铁合金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可打破行业间某些方面的技术垄断,是一项适用性非常广的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在推广性方面,该系统工艺通过工业废渣特性研究、热功交换、增加比表面积、磨机研磨及高效选粉装备开发、系统装备的科学配置,到降低改造投资和改善生产环境等系列技术的应用,达到了高效、节能、低耗、减排,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项非常贴近产业应用、企业实用、行业推广的实实在在的技术,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湖北省是我国水泥生产大省,又是缺煤大省、产煤小省。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7月公布的《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中显示,现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只有7.94亿吨,而全省年消耗煤炭量达1亿吨以上,约9000万吨煤炭需从省外调入。
2013年,全省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熟料5733.96万吨,消耗标煤631万吨,排放CO24900万吨;钢铁企业生产粗钢2888万吨,生铁2416万吨,产生钢渣376万吨,矿渣821万吨,占用大量农田和土地。
湖北大学天沭设计院“绿色生态工业废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工艺”,在工业化生产中1吨熟料可生产3吨32.5级水泥。如在全省水泥企业推广应用后,可节省熟料2900万吨。其中,节约标煤319万吨,节省资金38亿元;节电1.6度,节省资金1.12亿元;节约石灰石资源414万吨,节省资金4140万元;多消纳钢渣、矿渣319万吨,减排2500万吨。
湖北大学此项成果应用,对能源资源匮乏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减轻环境负荷压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中,面对企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湖北省水泥行业中占40%左右市场份额的小型水泥企业处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犹为重要。